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學教授「麥爾荀伯格」在新北市《大數據趨勢》專題演講指出,大數據適合應用在城市治理,例如新北市將原本分散的資訊數據整合起來,打造多元的知識經濟城市,包括查緝環境汙染、雲端分享等,透過大數據後可以事半功倍。「麥爾荀伯格」擔任微軟、世界經濟論壇等知名企業和組織的顧問,是大數據( Big Data )領域公認的權威,這次到新北市演講,包括環保局、研考會等單位都到場聆聽,分享數據應用的心得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「很多人覺得大數據就是資料很多,其實不只是如此!」他舉例表示,過去美國疾病管制局用傳統的模式預測流感的發生,然而速度非常緩慢,根本趕不上防制的時效。Google利用它每年50億筆的搜尋資料,從過去15年資料中篩選、比對流感資料,後來成功建立一個準確度高的預測模型。以城市治理的環保為例,過去遇到汙染案時,必須送回實驗室比對汙染,等查驗出來後,可能汙染源已經消失,如果能透過大數據的資料,就能縮減比對的時間,這對查緝汙染有很大幫助。如果淡水河、空氣汙染等各項預防,如果能有一套監控設施,透過雲端數據的整理,在第一時間發現異狀,迅速前往調查,可以收到嚇阻效果,也不會讓汙染持續擴大。大數據特色是「雜亂」,但重點是「不能見樹不見林」,先把資料蒐集齊全,分析時再把最重要資訊挑選出來。麥爾荀伯格笑著說,一件事發生有太多可能的原因,有些原因其實是超越人們想像範圍,大數據專注在挖掘相關性,反而能得到最大效益。新北市長朱立倫就認為,新北市榮獲「2014國際智慧城市Top7」,善用資訊科技整合政策,包含交通、天氣、治安、環保等面向,將原本分散的資訊數據整合起來,打造多元的知識經濟城市。
165DF431FCFF2D90